返回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99  十月廿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也没能想明白,对方到底是怎么发现这里的。

一直过了几十年,其中一个人才在某本回忆录中看到了相关的描述——

非常幸运,或者说非常不幸地。

他们成为了华夏空军第一部 激光瞄准吊舱的第一批“战果”。

只可惜,这一记录并未被纳入到战史当中。

不过,神鹰1吊舱首个得到官方认定的战绩,倒也并没有比2001年9月晚上太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尤其对于那几个被抓住倒霉蛋来说。

实际上,在2001年这会,安全部门对于爬墙党、卧草党之类的团体,态度基本上是别太过分就不主动去管。

所以,这一伙人原本应该被批评教育一顿,最多治安拘留几天,也就放了。

但好死不死,其中一個人还真就被吓得招了供,承认自己跟境外情报部门有所联系。

这下子,别说另外几个同伙,就连负责例行审问的警察同志都惊呆了。

境外情报部门诶。

明晃晃的三等功诶。

事情的性质直接就变了。

虽然这些人是在网上认识,过去的线下联络也并不多,因此其他人大概率与此无关。

但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虽然不至于被算作共犯,但偷拍涉密军事区域,本身就是犯罪。

于是,他们就这样成为反面典型,切身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相机对准机场,人生走进牢房”。

一时间,就连盛京蓉城等地的偷拍队伍也风声鹤唳,进而迅速陷入了相互怀疑。

毕竟,爬墙也好卧草也罢,其中大部分人本质上只是好奇而已,并不是真的想拿情报干什么。

和正牌被收买的间谍不是一个阵营的。

最终,这些小团体几乎全都陆续瓦解,安全保卫部门也进入了一段相对清净的时期……

这自然也是后话了。

至于9月6日当天的激光瞄准吊舱测试,在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之后,自然是顺理成章地胜利结束。

1007号原型机在镐京西南方某靶场,成功对3类14个运动目标实现了稳定跟踪瞄准。

只是由于歼10as本身还没走到武器测试这一步,加上目前国内装备的少数激光制导炸弹又都是进口货,实在舍不得随便扔,所以真正的投弹测试还是要等一下国产的同类型弹药。

好在北方工业的“天戈”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已经进入了研发周期的中后段,在吊舱的激光编码情况确定下来之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实弹测试阶段。

之前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的时候,洛邑613所被争取到了航空动力集团的麾下,再加上引进神鹰1本就是常浩南力主推进的项目,所以这个测试结果自然是很快就被送到了常浩南手里。

“常总,从测试结果来看,我们的国产数据总线与泰雷兹提供的吊舱之间适配关系良好,火控系统可以正常操作瞄准吊舱进行全功能操作,下一步,就是基于法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对吊舱硬件进行国产化了。”

神鹰1项目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613所副所长的卢光舜对常浩南报告道。

“达摩克利斯吊舱的引进时间表,和88-3,还有88-4的升级时间表是有关的。”

常浩南把已经翻到最后一页的报告放到一边:

“今年以内,我们应该可以把高精度两轴陀螺稳定平台的相关资料争取过来,到时候你们所尽快把这项最关键的技术啃下来,这样至少在瞄准吊舱最基础的功能上,我们可以不受制于人。”

“至于非冷却热像设备,泰雷兹那边咬的很死,恐怕要等到日后88-4方案出来之后才能拿到手,我已经让606所那边尽量加快进度了,不过这种事情总归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听到常浩南能保证一项核心技术年内到位,卢光舜顿时松了口气:

“没关系常总,我们……”

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

“我们的进度应该没有您想象中那么快,毕竟手头的项目比较多,力量也有些分散……”

“你们613的人员规模和能力范围,我心里大概有数。”

常浩南摆了摆手打断对方的解释,然后继续道:

“所以,我也没说要给你们设定一个具体的研发时间表。”

“不过,你们也要意识到,高精度陀螺稳定相关技术,对于你们手里的其它项目,尤其是远程导弹的惯性导航系统研发会很有帮助。”

说到这里,他伸出手,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报告,以示强调:

“所以,你们不能把神鹰1视为和其他项目同等级别的任务,而是应该集中力量优先完成,至少优先完成惯性稳定控制技术的消化吸收。”

613所虽然叫做电光设备研究所,但业务范围可不仅仅局限于研发传统概念中的光电侦测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